首页 炒股资金配资 线上股票配资公司

线上股票配资公司

你的位置:炒股资金配资-线上股票配资公司 > 线上股票配资公司 > 股票配资门户 党群合力 重建家园 梅县区以“大兵团作战+网格化管理”模式加快推动灾后复工复产

股票配资门户 党群合力 重建家园 梅县区以“大兵团作战+网格化管理”模式加快推动灾后复工复产

发布日期:2024-11-10 14:17    点击次数:145

  洪水退去,清淤消杀工作有序进行、各行各业生产稳定恢复……历经数天奋战,梅县区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全面转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。

  受强降水云系影响,6月16日晚,梅州多地普降大暴雨,局部特大暴雨。短时强降雨加之泄洪,让石窟河出现超百年一遇洪水、松源河出现超历史记录的最大洪水,引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,造成梅县区松源、桃尧、白渡、松口、丙村、雁洋、隆文等7个乡镇严重受灾。

  面对灾情,梅县区上下齐心,携手并进,汇聚各方力量,共同应对这场“硬仗”。通过实施“大兵团作战+网格化管理”应急救援工作模式,全区迅速凝聚起精干力量,高效有序地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。

  南方日报记者梁时禹许文浩

  通讯员冯森达王雅傅思林

  人心齐 “大兵团”支援重建美丽家园

  走进白渡圩镇,只见厚厚的淤泥堆积在道路两侧;被洪水泡过之后的轿车,停在路边两侧,车身上被浸泡过的痕迹,依然清晰可见;商户们正在街边清洗着店铺内的家具,想着能快点恢复营业。

  风雨过后,梅县区受灾乡镇努力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。

  如何帮助群众快速渡过难关,让他们尽早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?梅县区的答案是:实施“大兵团作战+网格化管理”应急救援工作模式,凝聚起灾后重建的合力。

  “大兵团”由抽调全区干部组成,根据受灾情况,分成小分队下沉到乡镇,帮助当地干部开展工作。

  刘慧是一名区直单位党员,也是参与“大兵团作战”的一员。19日一大早,在接到支援的通知后,她便和几名干部一同赶往松源镇桥背村,帮助老乡们开展灾后重建工作。

  刘慧是土生土长的松源镇“桥背人”,自打记事起,便在桥背村生活,村内的一点一滴都承载着她的记忆。“看着记忆中的场景一点点被破坏,看着伴我长大的叔叔阿姨在唉声叹气,心头总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。”别样的故土情怀让刘慧充满干劲。她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尽快帮助村民回归原来的生活轨迹。

  “大兵团”抵达,重建工作干劲十足。由于桥背村地势较低,水浸情况较为严重,无论是村头巷尾,还是村民家中,都留下了不少淤泥,清淤工作量较大。因此,刘慧等支援党员干部当下的重要工作,便是帮助村干部清淤。

  卷起袖子和裤腿,扛起铁锹,刘慧与村干部们埋头苦干,清淤工作开展得很高效。“有了区直党员干部的支援,重建工作就好开展多了。”桥背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,前来支援的人基本都是本村人。他们熟悉村内的情况,与村民也熟悉,只需要简单沟通便能会意。

  “村子不大,人数也不多,有需要麻烦的地方,就是一句话的事。”刘慧说。

  一次,一名村民因身体原因,需要购买消炎药,但镇上的药店要么尚未营业,要么药品不足。了解到村民的需求之后,刘慧立刻前往城区,寻找了多家药铺之后,终于将村民需要的药品买回,村民一个劲地向她道谢。

  “其实就是举手之劳,但因为有了大家的支援,村民的需求能够及时得到照顾。”刘慧说。

  小网格,“大兵团”,关键时刻显威力。

  以梅县区松源镇为例,来自区直机关、9个乡镇的300余名党员干部坚持“大兵团作战+网格化管理”,根据实际工作分设有秩序维持组、后勤保障组、困难家庭安抚组等3个工作组;对核心重灾区划分10个工作网格,安排有10个现场清理、消杀组,各自领岗履责。另外,通过区委组织部牵头,全区共有160余名原籍松源的党员干部返乡支援,下沉到12个受灾较为严重的行政村。通过网格的精确划分,松源镇根据受灾程度和村落布局,将资源有效聚焦在沿河道路、敬老院、学校、核心受灾区乡村等重点领域。

  力量足多方联动做好善后工作

  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。灾情发生以来,兄弟县市纷纷伸出援手,支援梅县区的受灾乡镇。连日来,互帮互助的画面,在各个乡镇持续上演。

  “齐心协力帮助松源人民重建家园,全力支援兄弟县区做好灾后重建工作,让大家生活早日回归正常。”五华县应急救援大队大队长郑宁中在梅县区松源镇圩镇清淤现场说。

  当前,洪水已退,但大量淤泥、垃圾聚集,给当地交通和群众生活恢复带来严重的阻碍,还可能引发各种传染病。6月20日,五华县应急救援大队接到上级指令,赶赴梅县松源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。当天中午五华县应急救援大队联合五华县995救援队共60名队员,从蕉岭新铺转战梅县松源,应急救援转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,驰援梅县群众重建家园。

  “抵达松源后,我们明确任务、迅速融入、开展工作,重点开展清淤除障、转运物资、排洪排涝、救助群众等工作。”郑宁中说,队员积极配合当地力量协助开展灾后重建工作,全力以赴帮助受灾地区尽早恢复生产生活秩序。

  泥巴裹满裤腿,汗水湿透衣背。面对强度较大的清淤作业,大家仍抢时间、赶进度,继续发扬在抗洪抢险一线不怕疲劳、连续作战的精神。“队伍近期一直是战白天斗黑夜,从一线救援到灾后重建,没有停过。”郑宁中告诉记者,考虑今日一早就要投入工作,昨晚全队就在当地的学校打地铺睡觉,中午休息的时候就在桌子上趴一下,或者地上躺着,不到20分钟再次投入到工作中。

  连日来,多支外地救援队伍转战梅县区多个受灾严重的乡镇,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,为梅县区快速恢复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帮助。

  在多方力量增援以及军民携手下,梅县区道路、乡村(社区)清淤工作加速推进。

  随着洪水渐退,越来越多的转移群众返回自己的家园。“我们将着重做好灾后清淤、消杀工作,争取早日让群众回归正常生活。”梅县区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  恢复快生产生活秩序逐步向好

  回忆起16日晚水患来临的景象,松源镇居民王国富仍然心有余悸。“房屋倒塌的声音特别大,水很快浸过一楼,我们一家三口在楼上的房间内躲着,生怕下一个倒塌的就是自己头顶的天花板。”所幸数小时后,王国富一家就被救援队员解救并转移到安置点。

  走进松源中学安置点,支援救灾的党员干部忙碌而有序地为受灾群众分发热腾腾的盒饭,确保每名受灾群众都能及时获得饮食保障。“目前,镇里一共设置了两个安置点,一个是松源镇中心卫生院,另一个是松源中学,约有700名群众在安置点内生活。”松源镇党委委员张赞峰说。

  水患期间,为避免洪水引发的山体滑坡、泥石流等次生灾害,王富强一家三口住在松源中学安置点,日常生活得到良好保障。“在安置点,吃得很安心,住都很安心。因为天气转热,安置点缺少电风扇、驱蚊香。在我们和其他几名安置群众反映需求后,工作人员也及时想办法解决,非常贴心。”

  雨过天晴,记者走村入户发现,各地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:20日,桃尧镇在9个抢修队伍90余名队员的努力下,最后一个受灾区域恢复供电,全镇供电全面恢复;区卫健部门向受灾乡镇发放消毒粉112箱、漂白精片28箱,受灾区域网格范围消杀工作有条不紊开展;24日,已有5个镇完成清淤清洗工作,不少沿街商铺重新营业……

  “现在街道上的淤泥虽然已经基本清完,但随着高温高湿天气的持续,防范传染病和介水性疾病传播是防疫的重中之重。”日前,在松源镇圩镇,由梅县区疾控中心专家张鹏辉带领以党员为主的消杀工作组,正在为刚刚清理完淤泥的街道进行防疫消杀。

  据了解,梅县区卫健局从梅县区疾控中心、梅县区卫生监督所、粤东医院、梅县区中医医院、梅县区妇幼保健院、梅县区慢性病防治院、各镇卫生院抽调党员干部组成四个工作组,每个工作组分疫情监测队、水质监测队、环境消杀队和心理疏导队等4个队深入灾区一线。

  对照时间表,梅县区灾后复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。截至6月24日,全区交通部门共计抢通中断道路11处;复通受损的通讯基站212个;6个镇约16000名受灾群众恢复供水;受灾严重区域已全覆盖消杀,消毒面积178.672万平方米。

  一线特写

  “大兵团”有力量小网格聚人心

  6月23日,松源镇雨后天晴。晴朗的天气,为灾后清淤、消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。松源镇人大主席廖敏雄正和党员干部一起,清理着街道上仅剩的一点黄泥,然后将消毒液喷洒在道路上。“洪水过后的街道,尽快清淤和消杀会大大降低疫病风险。好在有兄弟乡镇的机械、人员一起帮忙,我们才完成得比较顺利。”廖敏雄说。

  记者了解到,在区委、区政府的统筹下,梅县前期统筹辖区各镇党员干部及民兵920人,组成16个工作组由各镇副书记带队赶赴松源、松口开展应急救援工作;19日,在松源镇总结推广“大兵团作战+网格化管理”应急救援工作模式,增派9个乡镇救援力量开展清淤工作;22日,再安排15个镇分别对口支援松口、松源、白渡、桃尧受灾严重的15个村。

  人多力量大,越大却越讲求精细。灾情发生以后,随着全镇受灾区域10个网格的划分,人大主席廖敏雄很快有了另一重身份——第一网格的协调工作组长兼联络员。每一个网格点,区镇村党员干部以及志愿者都组成小分队,做好救援重建各项工作。

  洪水来临时,廖敏雄带领党员队伍冲锋在前,一边协助社区做好通知群众及时防汛,一边帮助困难群众转移。洪水过后,他又领着队员们,一边给网格内的受灾群众做好心理辅导工作,一边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清淤消杀工作。

  “很久没见如此来势汹汹的洪水了。”廖敏雄记得,16日晚上7时左右,松源河的水位持续上涨,不到2个小时,便溢到了镇政府的大门前。紧接着,镇政府一楼办公室内开始被浸,电脑、部分文件都还来不及抢救,水就没到了膝盖。

  灾情越是吃紧,就越需要团结面对。当天晚上,镇政府便在松源中学召开会议,统筹安排镇里的党员干部,迅速对洪峰过后的工作进行部署。随着各方支援队伍到场,松源镇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。街头巷尾,清淤运输车辆来来去去,队员们拿起工具,将街两旁的淤泥全部铲除干净;物资分配点,党员们帮着发放物资……

  “为了帮助受灾较重的松源镇,9个兄弟乡镇统筹调配了一批挖机、运输车、洒水车等大型设备,分别组成约40人的专业队伍,分别进驻到小网格中。只用三四天时间,就把街面上的淤泥基本清理干净。”廖敏雄感动地说。得益于“大兵团作战+网格化管理”模式,灾后重建工作开展得十分高效。

  党员干部干在眼里,人民群众看在心里。随着党旗高高飘扬在救灾一线,党员先锋队伍率先垂范、挺身而出,越来越多的群众也自发加入到了灾后重建的工作中来。

  王彩芬是松源镇桥背村人,她在云浮市经营者一家园林绿化公司。当她看到松源镇党员干部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的有关新闻后,叫上两名司机,将公司的一台洒水车、一台物资车,从云浮开到松源,协助干部们开展灾后重建工作。

  “我和我的丈夫都是蓝天救援队的成员,我们知道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性,所以毫不犹豫地从云浮赶过来。”王彩芬告诉记者,这些天,她和司机开着洒水车在桥背村帮助群众清理房屋,从早到晚,每天用掉5车水。“虽然有时自己干到很累,水鞋里全是水也不知道,心里却是很开心的,昔日的家园要回来了。”

  党群合力股票配资门户,重建家园。“松源镇很快就会恢复好的,我相信。”王彩芬说。